快捷搜索:  

厂房修建配套:不只盖个房子那么简单

广告
建厂房不是找个施工队砌墙搭顶就完了,从地基打桩、车间布局到水电线路、通风系统,得有整套配套服务跟着,每个环节都得考虑工厂的实际生产需求。​
某电子厂建新厂房,一开始想自己画个图纸就让施工队干,后来听同行说找专业的工业建筑服务商更靠谱。对方来了个团队,有建筑师、工业工程师,还有懂电子生产的技术员,先花了一周时间研究工厂的生产流程:零件从仓库出来,先到焊接区,再到组装区,最后去检验区打包。根据这个流程,他们把车间布局成 U 型,原材料入口和成品出口在同一个方向,叉车不用绕远路。焊接区特意做了防爆地面,用的是防静电材料,还装了抽风管道,每个焊接工位上方都有个吸气口,直接把焊接产生的烟雾吸走,排到外面经过过滤再排放,工人再也不用戴着厚厚的口罩干活,体检时肺部问题的检出率降了一大半。​
仓库的设计更细致,层高算得刚刚好。原来计划建 5 米高,服务商说叉车举升最高能到 4.5 米,建议建 6 米高,中间加一层阁楼货架,这样能多放 30% 的货物。货架之间的通道留了 3 米宽,比原来计划的 2.5 米多了 50 厘米,叉车拐弯、会车都方便,以前偶尔发生的叉车撞货架的事,现在基本没了。​
老厂房改造更需要配套服务来支招。某纺织厂想扩大产能,又不想停产太久。服务商来看了后,没像厂里原来想的那样砸掉重建,而是把原来的实心隔墙换成了可拆卸的轻钢龙骨隔墙,墙面用的是防火防潮的彩钢板。这样一来,这次扩大产能可以把两个小车间合并成一个大车间,以后要是想调整生产线布局,不用砸墙,直接把隔墙挪个位置就行,省了至少 20 万的二次施工费。他们还在屋顶加了 10 厘米厚的隔热层,夏天车间温度降了 5 度,原来得开 10 台大风扇,现在开 6 台就够了,空调电费每个月都少交三四千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